团洲垸,我在现场丨郭利:从永州赴平江再赶华容

7月6日,记者郭利在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现场采访取景
7月6日,记者郭利在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现场采访取景



“ 郭利,赶快收拾东西,跟严万达副社长一起去驰援岳阳分社,到平江搞抗洪救灾报道!”一大早,湖南日报社永州分社社长李寒露就转达总部调令。

刚落座办公室的我,还来不及思考,拿上分社新采购的一台相机,取了一套换洗衣服,匆匆就坐上了前往高铁站的汽车。

那天是7月4日,我到永州分社报到后第一天上班。而奔赴岳阳,见证灾后重建的第一现场,以及转战华容抢险第一现场,是开启我记者生涯的“第一课”。

“要注意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多跟万达副社长学习,多抓现场,多拍素材……”分社寒露社长反复叮嘱我。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报社新人,他十分上心。

路上,相较于神色凝重的万达副社长,我显得无知无畏,甚至难掩初次出差的兴奋,丝毫还未感受到作为记者,奔赴一线做好报道这一神圣职责和使命的紧迫与压力。

高铁上,我打开新湖南客户端,扑面而来的“平江”字条,发现形势远比我想象中的严峻紧迫。我开始察觉到抗洪救灾前线的气氛,那种要直面天灾、亲历“涅槃”的崇高力量不断向我扑来。

7月4日傍晚时分,永州分社驰援岳阳抗洪抢险报道小组(其实就是万达副社长和我)抵达平江。湖南日报社市州新闻中心主任孙振华、岳阳分社社长刘永涛第一时间指导我们,选定了灾后重建有关恢复供水、供气方面的选题。在平江县委宣传部同志的帮助下,我们立即奔赴一线,采访平江干部群众参与灾后重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情景。

“供应平江老城区生活用水的饮水管道,在洪灾中受损,正在连夜抢修。”得到信息后,我们赶往现场。在曲折蜿蜒的乡间小道上,随处可见洪水侵袭后的山体滑坡和泥沙淤积。

新合村部分路段发生严重山体滑坡
新合村部分路段发生严重山体滑坡


沿途,我们看到一户人家的前坪,坐了不少村民在乘凉夜聊,便决定在此了解情况。

村民围着我们反映灾后重建情况
村民围着我们反映灾后重建情况


70岁的张科泉对我们说:“当时水都到膝盖了……有几家房子都冲垮了,我们的村干部马上把他们转移了,还送上饮用水、方便面……”话音还未落,他起身从路另一边拉住一人,说道:“就是他,池增光!”张科泉拍着这名村干部的肩膀,朝我们的镜头举起了大拇指。

张科泉(右二)对村干部池增光(右一)赞不绝口
张科泉(右二)对村干部池增光(右一)赞不绝口


“我们的干部最得力,我不骗人的哩!”那一刻,村民的质朴真情、对党员干部的感激,照入镜头,也直击我心。

离抢修现场越近,道路,沟渠损毁越严重。现场灯火通明,挖机轰鸣声此起彼伏,附近的村民家中都已停水多日,只能去远处托运山泉水来用。

“他们在这没日没夜地抢修,我却没能亲手去给他们都送上一杯茶……”村民吴余辉说。得知我们是来给她心中的“英雄”搞宣传的,她用十分珍贵的山泉水泡了两杯热茶,端给我们。

村民吴余辉端来两杯“珍稀”的热茶
村民吴余辉端来两杯“珍稀”的热茶


我小心地接过,并捧在手里。虽然天气炎热,但觉得这杯热茶弥足珍贵。

在抢修前线,我看到泄洪道里喷涌而出的巨大水流,以及从河道里简陋楼梯上小心通过的抢修工人。一字排开的挖机同时作业,将新的钢管放入沟渠,同时在专业焊接人员的支持下,抢修工作高效推进。

渠上挖机与渠底焊工配合作业
渠上挖机与渠底焊工配合作业


抢修负责人带我们走进湿热难耐、蚊虫遍布的抢修现场。三天来,昼夜不休地轮番抢修,多名工人在这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枕着沙包而眠。

昼夜抢修的工人只能在现场随地休息
昼夜抢修的工人只能在现场随地休息


看到这,我们都放轻了脚步,熄掉了手电。我默默地屏住呼吸,内心一阵激荡,原来以往新闻中“不舍昼夜”的抢修现场近在咫尺,竟如此鲜活!

在一线,我们仔细地询问抢修负责人李照球,梳理这次抢险工作的进展。在问及长时间缺水群众有没有怨言时,他摇了摇头,甚至有些哽咽。他说:“这里的老百姓都深明大义……我们挖地施工甚至都不用打招呼,他们还把别人捐给他们的水送给我们喝。”

采访结束,我们回到住宿地酒店,已是7月5日凌晨。来不及洗澡休整,很快就打开电脑投入到发稿工作中。

我们拟按照报社主要领导的指示,以文、图、短视频的形式,先在新湖南客户端推出一条融媒体稿件,体现省级新媒体的“又快又准”。在角度切入上,市州中心孙振华主任给我们指明:“一定要将克服困难、守望相助、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多呈现。”万达副社长负责文字,而我负责照片、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分工协作,默契配合。

我根据采访记忆,在自己所拍摄的海量素材中,寻找闪光点,结合采访信息构建起整个视频的思路和结构。而万达副社长则不停地敲击键盘,很快就构建起这篇稿子的主体框架,还不时地电话联系相关人员了解最新进展。7月5日凌晨3点,稿子初见雏形,我们才眯眼休息。囫囵休息了4个小时,清早,我们又对稿子进行校对完善,然后走发稿送审流程。

看到自己到报社参与采访的第一件作品,通过新湖南客户端发布,链接在朋友圈和同学群转发,我的内心很是激动!

我们一回到酒店就立马开始编稿
我们一回到酒店就立马开始编稿


在完成关于平江努力恢复供水的报道之后,我们又在领导的指导下,赶往此次平江受灾最为严重的老城区,采访恢复供气的有关情况,并及时发稿。

老城区遍地可见洪灾肆虐后的痕迹
老城区遍地可见洪灾肆虐后的痕迹


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沿街的居民都在清洗自家被泡水的物品,满眼都是堆积如山的“包浆”家具,现场触目惊心。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大灾后的第一现场。在漫天尘土以及四处恶臭的街道上,我感受到自然的恐怖力量,但又被人民群众在遭遇如此天灾后不屈不挠的坚强韧性所深深感动。这种感受,在此后我们去往的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现场时更为强烈。

记者郭利在平江灾后现场采访取景
记者郭利在平江灾后现场采访取景


7月5日下午,华容团洲垸提防发生决口险情,全国各地记者都在第一时间往汇集华容。报社领导决定“往前线增派记者”,7日,完成平江的报道任务后,我们从平江转战华容。

7月7日上午抵达华容后,我们到访了灾后临时安置点之一的华容县实验小学。第一眼看到的,是尽显疲态的受灾居民们,在排队领取生活物资。这里几十间教室内摆满了应急床。

当我们在救灾医疗室了解情况时,64岁的丁放军一瘸一拐地进来。

“我小腿胀疼得很,前几天撤离搬东西被撞了一下。”医生初诊后要求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护士搀着他出门时,救护车已经在前坪待命了。

“我刚送完一个高血压病人。我们24小时值守,随时响应。”救护车司机吴利红说道。没等我们细问,吴利红早已利落地开车出发了。

蒙志军老师带领我们前往一线现场
蒙志军老师带领我们前往一线现场


7月7日傍晚,通过负责一线指挥的报社领导蒙志军老师带队,我们辗转抵达洞庭湖提防现场。同时抵达的,还有市州新闻中心的苏原平老师等人。

此时太阳已经落下,但大堤上依旧酷热难耐。很难想象,烈日当空的白天,大堤上抢险人员是何等艰辛!

满载石料的卡车昼夜不停地“卸货”
满载石料的卡车昼夜不停地“卸货”


各路救援力量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从决堤处到大堤尾,排满了装载石料大卡车。

“我开过来都没怎么休息,困了就在车上睡一会,吃饭会有人送过来。”一个司机跟我们说。

在走向封堵现场的路上,飞虫遍布,尘土飞扬。除了在紧张作业的工作人员,路边随处可见临时休整的人员。

他们有的匆忙吃着盒饭,有的直接在堤边倒头就睡。而在大堤上日夜蹲守的各级媒体同事们,源源不断地将抢险信息实时发布出去。

走到决堤处,封堵工作如火如荼,决口越来越小,合龙工作很快就能完成。在狭窄的封堵地带,一切工作都按部就班也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在这里,我真切感受到了全体官兵和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唯有团结,才具有战无不胜的力量!

从7月4日到7月8日,我为期4天的记者“第一课”圆满结业。我们所交作业有《这个干部真得力!》《奋力抢通供水“生命线”》《平江,全力以“复”保供气》《全天候接诊,一秒钟都不耽搁》《平江全城恢复供气》。

在返程的路上,这几天的见闻在我脑海里反复轮播,有悲悯,有震撼更有乐观。一幕幕,一帧帧都是数不尽的“第一次”。朋友们调侃我“惨”,上班第一天就出差。我笑而不语。因为我知道,这4天的点滴见闻将永远“置顶”在我记者生涯的“首页”,它至关重要!

版权所有:湖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