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分社培养年轻记者的故事

群雁奋飞头雁领

——娄底分社培养年轻记者的故事

编者按:

湖南日报各市州分社从去年开始,进了40多名年轻记者,如何帮助年轻记者尽快成长?娄底分社社长段云行十分注重对年轻记者的“传、帮、带”,既放手让年轻记者勇挑重担,又着力对年轻记者进行指导示范,在实战中提升年轻记者的政治素养和采写水平,使得娄底分社年轻记者迅速成长,其做法值得各分社借鉴。

8月22日,湖南日报一版刊发“镇起风云”重头报道《新化洋溪:文印走天下》,作者署名4人,即:湖南日报记者段云行、周俊,见习记者邹娜妮、马翔。一篇通讯,为何署4名记者?背后是娄底分社社长段云行对年轻记者“传、帮、带”的故事。

实行“放养”采访,让年轻记者崭露头角

8月19日中午,娄底分社接到“镇起风云”重大报道任务,要求21日必须交稿。娄底分社副社长周俊和两名刚入职的见习记者都感到压力山大,但娄底分社社长段云行却看到了另一面:急难险重任务,正是练兵好机会,决定让3位年轻人放手一搏,并带领3名年轻记者现场采访,要求3人当天采访当天写稿,并各自独立成稿。采访回到办公室后,大家采取讨论会的形式“晒信息”,相互补充所需资料,并商讨各自的写作风格、表现方式、关注重点。在段云行的精心指点下,年轻记者各自埋头写作,熬夜加班至凌晨4时。随后,周俊提交了《小纸片上写春秋》,马翔提交了《新化文印“印”出致富笑脸》,邹娜妮提交了《新化人的文印江湖》。3人分别就各自稿件进行了阐述对比,由段云行逐一点评。在融合3稿优势基础上,段云行第二天“赤膊上阵”,年轻记者现场观摩,既出了精品,高质量完成了报道任务,又锻炼了队伍。

实际上,娄底分社近几年为报社输送了不少骨干,分社现有年轻记者也在茁壮成长。这与娄底分社着力培养年轻记者是分不开的。

娄底分社鼓励大家站在分社社长的角度,考虑分社发展,谋划采编工作。社长段云行除精心策划选题,全程指导实践外,还放手鼓励年轻记者登上前台,大胆与各部门各单位打交道,建立人脉圈子,掌握一手素材。同时,段云行淡泊名利,甘当人梯,除报社要求领衔的少数重点报道外,坚持只指导,不署名,充分为年轻记者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

形成“家”的氛围,让年轻记者厚积薄发

50多岁的段云行以长辈身份关怀每个记者,工作上严肃认真,生活上悉心帮助,分社形成了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凡有记者独自出外采访,总要反复叮嘱,有什么困难?采访行程是否合理?并经常电话遥控,时时掌握外出记者的行程位置,督促工作和人身安全。记者每次采访回来,他总要道一声“辛苦了”。并经常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困难,提倡团结互助,相互关心,大家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段云行还经常给记者买书赠书,让大家形成阅读习惯。从政治理论书籍到新闻业务书籍,乃至娄底的历史人文、方志典籍,都是段云行给年轻记者的推荐书籍。娄底地方志及各县市方志、行业志、宣传舆论大辞典、报社熊先志老师的著作、王亨念老师的著作,还有分社社长的代表作品,都是娄底分社培养新人的必读教材。每当有新人入分社,第一个环节就是分社社长赠书。段云行还经常与年轻记者交流读书心得,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使年轻记者迅速成为了解娄底的“通才”,做到厚积薄发。

开展现场练兵,让年轻记者火线成长

分社定期策划重点选题,组织年轻记者一线练兵,并要求一个选题,多个角度,一次采访,多个稿子。采访《新化洋溪:文印走天下》一稿时,段云行提前周密策划,为大家准备背景资料,规划采访内容,联系采访对象,要求年轻记者在此基础上分头采访,各自独立成稿。然后再集体晒稿点评,指出大家不足后,段云行再亲自动手,当着大家的面在电脑上敲出见报稿让大家对照。分社社长写稿时,大家在旁边围观。娄底分社副社长周俊说:“同样的采访,我们年轻记者的稿子看起来干巴巴的,一到段云行社长笔下,就化腐朽为神奇,让大家受益匪浅。”每次采访实践,都是年轻记者的一次课堂,一次飞跃。

娄底分社还不定期汇总分社发稿,选择代表性稿件进行回顾点评,从标题制作、内容选择、文字语言、文风表述等多个方面进行剖析,同时传授相关新闻知识,让年轻人找准自身问题所在。《新化洋溪:文印走天下》见报之后,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段云行却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组织大家反思,指出其中两个句子还有遗憾,如“邹正平还将7户邻居也带入文印行业”一句应写为“邹正平以样学样,也将7户邻居带入文印行业”,培养大家永不自满、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步步磨练年轻记者的文字功夫。市州新闻中心供稿

版权所有:湖南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