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春之交,比往常更为寒冷。忘却生死的医护人员、走遍街巷的基层干部、严防死守的关卡守卫……有太多人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在风雪交加中逆行。
为了撷取这些感人故事、捕捉这些珍贵镜头,有一群以笔为剑的文人战士同样选择逆行,奔赴战场,以记录者的身份在一线战斗。
作为湖南省最具权威性的党报,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湖南日报社党组的指导下,记者们尽数走上抗“疫”一线。这些“战士”的保障与安危,成了湖南日报社医务所所长周萍的头等心事。每一场冲锋采访,每一次症状上报,都令周萍牵挂不已。
“无论如何,保证他们的健康是我的责任,我必须尽己所能。”在这场战斗中,周萍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1月20日,大寒,距离春节只有5天。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日益增多。作为医疗行业的老兵,周萍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她拿起电话劝告单位里部分湖北籍的同事留在长沙过年,随后开始起草采购防疫物资的报告。
一如周萍所料,疫情席卷而来。3天后,湖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战“疫”一触即发,但此前预定的防疫物资还未送到。记者如需奔赴“疫”线采访,安全如何保障?
就在此时,周萍的公公因低钾性麻痹住进了医院。一边是瘫痪在床的亲人,一边是将赴“战场”的同事。没有过多的思索,她将公公安顿好后,便叫上丈夫,开着私家车四处采购口罩。
“每次下车看到店门紧闭,或者门上挂着‘口罩售罄’的情况,就一阵失落,但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冒着寒风,周萍从早上7时忙到晚上6时,搜罗购买了160只口罩、40箱艾条、146盒酒精消毒棉、6个红外线测温仪,还有2万片二氧化氯泡腾片。
周萍才松了口气,却收到医药公司的消息:报社预订的10000只口罩、1500瓶酒精和免洗消毒液,因故不能直接向报社供货。
此时,报社记者都已取消假期,投入工作,口罩的需求量愈发增大。因为物资紧缺,不少药店开始限量供应口罩。周萍顶着巨大的压力,发动一家四口行动,以便买到更多口罩。
另一方面,周萍经由多方打听,得知向政府申请拨发物资的渠道。她联系省工信厅,陆续申请购买到18000只口罩,保障了报社全面复工的防疫需求。2月11日,从医药公司采购的1650瓶酒精恢复供货。因物流公司尚未复工,她又带着医务所曹阳、车队陈志刚忙上忙下,把55箱货物搬回了报社。
2月11日,湖南日报社医务所所长周萍和医生曹阳、车队司机陈志刚到医药公司提取55箱共1650瓶医用酒精。
“有了基础的防护物资,我们才放心让自己的记者往前冲。”亲手编好这张防护网的周萍,暂时放下心来。
“来,快把药喝了。”2月13日早上8时,周萍和医务所的同事早早等在新湖南大厦的前厅,端着熬好的中药发放给前来上班的员工。
2月13日~20日,报社医务所在事业楼大厅准备了中药汤剂供大家饮用。
“我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自己去药店买了这个预防新冠肺炎1号方,没想到周所就直接把药端到我们嘴边了。”一碗药下去,大家感到既安心又暖心。可周萍却不领功:“为了熬这个,生活科杨梦辉科长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他们比我辛苦。更何况,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报社就像是一个港湾,要让我们员工在这里工作觉得安心。”在报社工作多年,周萍用心呵护她、温暖她。这一份暖意,已然传达到了每一个员工心中。
2月10日,正在医务所建档的周萍接到电话:“周所长你快来,街道来了几名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有发烧的员工。”
周萍挂断电话,一路小跑赶到新湖南大厦。只见前厅里3名工作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引来不少员工张望。在如此特殊时期,此等仗势难免让人心生恐慌。周萍深知事态严重,赶紧与她们交流。原来,望麓园街道接到电话,称新湖南大厦21楼有一名员工发着烧在上班,这才派出人员前来检查。
自复工以来,员工天天都必须向办公室报备健康状况,且在进楼门口和食堂门口都有专人测量体温,身体无异常才能进办公室上班,怎么会出现发烧人员呢?周萍心生疑惑,赶紧和来人交流:“电梯里人来人往,您穿着这一身上楼,我担心会引起误会。要不我先请了解情况的负责人下来,您先了解下情况?”
周萍说得有理有据,来人都表示赞同。根据调查,这名发烧员工一直呆在家里,未曾上班。得知情况后,街道的工作人员很快就离开了现场。
……
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有的却是这些朴实无华、温暖倍至的日常。疫情来临之初,她凭着医者敏锐的判断,积极向党组出主意、想办法,建立和不断完善报社全方位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为全面打赢疫情阻击战献计献策;疫情爆发时期,她每天不厌其烦地在工作群提醒大家“请大家切记防火要求,禁止喷洒酒精!”并指导报社员工正确防疫,筑起健康屏障。
一袭白衣,亦是战袍。周萍和她的医务室团队就这样用暖心的举动、坚毅的值守诠释着医生使命和责任担当。
来源:湘报人
文/李曼斯
图/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报社医务所
荐稿/湖南日报社妇委会、报社物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