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参考

>

加强学习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做好新时代经济报道

加强学习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做好新时代经济报道

夏似飞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成果,不仅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为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注入了思想伟力。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加强学习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宣传阐释,善于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来分析经济现象、解读宏观政策、推动基层实践,不断提升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理论自信和思想魅力。

学思践悟,切实提升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理论自信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打赢了世界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使近亿人摆脱绝对贫困,14亿人迈入全面小康生活。2021年,我国GDP突破110万亿,达到114.4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80976元人民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做好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不能止步于发布经济数据、记录经济现象,不能就发展写发展、就现象写现象,更要注重讲规律、讲逻辑、讲趋势,以“好声音”赢得共鸣、以“好观点”给人指引。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的同时,梳理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概括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提炼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讲清楚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思想逻辑、理论逻辑,不断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解析力、说服力、引导力。

然而,较长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经济报道缺乏思想高度和理论自信,要么两眼盯着数据的起落、行情的涨跌、财富的多少,只谈“发财之术”,不讲“发展之道”,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么墨守成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来解读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生动实践,针对性不够、说服力不强;要么崇洋媚外,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和范式来观察和验证中国实践,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和经济改革实践的“原创性”,导致“牛头不对马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全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和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经济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解析中国经济现象最根本、最科学、最有效的理论,要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学深悟透,并自觉运用到经济新闻报道的具体实践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做到理论自信、运用自觉、报道自如。

胸怀“国之大者”,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发展问题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

做好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始终把正确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善于用政治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学会从一般经济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经济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各种新老矛盾交织,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为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纷纷推出理论评论、权威访谈,开办专栏专版,及时发布重要数据、解读重大政策、回应社会关切。如,人民日报的《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形势理性看》《新数据新看点》等专栏,新华社的《中国经济面面观》《当前中国经济十问》等长篇述评,湖南日报的《稳中有数》《虎年开门红》等栏目,都发挥了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稳定预期的积极作用。

以人民心为心,厚植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民本思想”和“人文关怀”

民生乃幸福之基、和谐之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加重视“菜篮子”“米袋子”以及就业等民生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百姓身边的雾霾天气、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在疫情防控中,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等等。

做好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一定要眼里有光、心中有民,既注重从宏观政策层面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热点,又注重从微观层面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体现民生温度、彰显人文情怀。经济报道需要我们从现象入手、从热点跟进、从数据透视、从微观剖析、从宏观统筹,既告诉大家“是什么”,又告诉大家“为什么”,更告诉大家“该做什么”,不能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情,一味地唱“四季歌”、玩“数字游戏”。

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部分市场主体面临困境。各级主流媒体在经济报道中,一方面从宏观上大力报道各地为企业纾困解难、用心用情保障民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等情况,彰显党和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对群众的关怀;另一方面,组织记者深入各行各业,实地了解企业和群众的困难,采访报道一个个“共克时艰、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温暖故事。

5月22日,新华社推出《580小时“云”记录,货车司机的车厢生活》,记者通过安装摄像头,“云”记录疫情下一位常年在长三角地区跑货运的货车司机王汝朋的580小时生活日常。“3平方米的车厢,是他生活起居的全部;每一次发车,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希望;困在车厢里的时光,和亲戚朋友通个电话,都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画面,无不体现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为反映疫情缓解后的经济复苏,湖南日报策划推出《人间五月烟火气》系列新媒体报道,记者探访长沙的几大商业圈,从市民关注的“吃喝玩乐购”等方面推出沉浸式体验报道,于平淡处见繁华、细节中见生机,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

润物无声,推动新发展理念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新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一个都不能少,是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和“信号灯”。

当前,新发展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但有一些地方、有少数干部思想跟不上。有的以为发展就是上项目、搞投资、扩规模,甚至依然把“两高”项目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有的过度举债搞建设、盲目扩张铺摊子;有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一刀切”,运动式搞“碳冲锋”,大面积“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

理念的改变意味着对陈旧观念的抛弃、对利益藩篱的突破、对发展方式的重塑,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作为媒体记者,一定要带头在完整把握、准确理解、生动阐释、大力宣传上下功夫,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润物无声、落地生根。

近年来,湖南以产业园区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优“谷”,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产业辐射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如,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以“文化+科技”大力打造“中国V谷”;株洲以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产业核心,着力打造“中国动力谷”;曾经诞生过我国第一台5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第一台300吨电动轮自卸车、第一辆城市轻轨车、第一套船用电力推进设备的湘潭高新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为特色,着力打造“中部智造谷”;怀化则依托湘西地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因地制宜打造“西南中药谷”……今年3月23日起,湖南日报推出《“谷”里有乾坤——开放创新高地三湘行》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全省各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区集智成谷、聚业成谷、聚链成谷的丰硕成果,挖掘其创新发展的独特经验和做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湖南日报连续多年推出“牢记殷殷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系列报道,充分反映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近两年,新华日报联合重庆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等长江经济带11省(市)省级党报及黄河流域部分省级党报,先后启动以“大江奔流,携手共进”“一江碧水谱新篇,沧桑巨变新画卷”为主题的考察采访活动。采访团深入长江沿岸,探寻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江苏实践与答卷,给人以“沧桑巨变,流连忘返”的振奋。

守正创新,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彩故事

做好新时代经济新闻报道,媒体记者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自觉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关注现场,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主题,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把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采扎实、写鲜活,守正创新讲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为反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在湖南的生动实践,湖南日报组织记者连续多年以驻村蹲点、挂职锻炼等形式,深入扶贫一线进行体验式采访,先后挖掘报道了“四跟四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产业扶贫、“两免一基”(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劳务协作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等一批精准扶贫典型经验,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伟力。

2020年7月至10月,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湖南日报社组织“走向胜利”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党组、编委会成员带队,200多名记者编辑深入全省110多个贫困村,采访报道湖南决战决胜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三湘大地脱贫攻坚新气象、人民群众新作为、各级干部新担当。主题采访历时3个月,共刊发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报道近500篇,总点击量5亿余次,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在多年的扶贫报道中,湖南日报社收获了《“首倡地”的答卷》《村里最远那一户》《十八洞村的十九张笑脸》《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等一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3月,报社组织策划了《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大型主题采访报道,记者兵分多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3次在湖南考察的足迹,深入农村、企业、高校、园区,以蹲点、回访的形式,重温总书记对湖南的殷殷嘱托,记录三湘大地砥砺奋进的温暖故事和生动实践。为了吸引年轻受众,湖南日报社与团省委合作,从高校邀请部分在读学生,以“青年观察员”身份随行采访,参与报道写作、视频拍摄、评论撰写等,以“青年观察员”的视角,感受社会发展、感触时代脉搏。无论是青年观察员拍摄的Vlog,还是《听见乡村拔节生长的声音》《湖南智造,绝绝子》《追逐那耀眼的“新光”》《以青春之名立个“Flag”》等一篇篇采访手记,从标题到文本到内容,都是青春洋溢、网感十足。媒体同行评价:青年“入圈”,报道“出圈”。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我们永远在路上;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助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我们始终责任在肩。

(原载2022《新闻战线》杂志,作者系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