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参考

>

媒介融合创新热潮中的错位与纠偏

媒介融合创新热潮中的错位与纠偏

——对技术、形式、意义等问题的反思

面对移动互联网摧枯拉朽之势的强烈冲击,传媒业正掀起一股融合创新热潮,企图转型再造、涅槃重生。特别是传统媒体,其生存的危机感更强,求变图强的愿望更为热切。然而,时下的媒介融合创新虽然热潮涌动、成效明显,但受技术的驱使、资本的裹挟和市场的诱惑,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至上、形式沉迷,意义焦虑等等问题,这些正成为困扰传媒业和传媒人、误导融合创新发展方向的新问题,亟待厘清和纠偏。

技术崇拜与价值迷失

纵观传媒业的发展进程,技术一直是驱动其变革的重要力量。每一项具有媒体属性的新技术出现,都会带来新的媒介,催生新的传播样式,对传统媒体形态和生态进行残酷的挤压和破坏。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及其相互耦合,已生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颠覆了人类看似稳定和完备的的信息传播体系和传播格局。

技术不可对抗,趋势不可违逆,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具有充分的理由借助技术实现时空、维度的拓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技术本身潜在的问题,不能被技术绑架,更不能唯技术至上。

一个值得警觉的事实是,在当前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语境下,媒介的技术崇拜已显露端倪。其一方面的表现是传播者对技术手段的极度信赖和对技术力量的彻底臣服,认为媒体融合就是应用各种最新潮的技术,“技术含量”高低决定媒体融合程度深浅;另一方面就是用户对技术形式的极度痴迷和对技术变化的热衷追随,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喜新厌旧”的本性助长了新闻消费主义的盛行, 催生了新闻泛娱乐化的倾向。

事实上,技术永远只能是一种工具,如果放弃了人类理性的规驯,技术就会具有“双刃剑”的效应。目前在传媒领域倍受推崇的算法推荐技术,就显露了这样的倾向。

算法技术的核心是将资讯信息获取由传统的编辑导向转变为个人的需求导向(抑或关注导向)。在算法推荐中,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已互换,过去是媒体引导用户,现在却是用户引导媒体。这一从受关系的互换,符合“受者本位”的传播立场,体现了对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尊重。

但不可忽视的是,以点击为依据,以趣味为偏向的算法技术,会使一些相似的信息、相近的意见不断重复,严重窄化用户的信息接触面,将人带入思想的定式化和生活的程序化之中,进而消解社会创造力。另外算法还会强化偏颇的社会认知,为了迎合用户,算法会“量身打造”一个符合用户认知倾向的“拟态环境”,长期生活在这样片面的信息环境下,不但会失去认知纠偏的机会,还会强化人某一方面的认知倾向,激进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激进,保守的却会变得越来越保守。

算法推荐如果只应用于纯客观的资讯信息,难说有多大弊端,如果基于理性人假设之上,无疑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现实是算法搅动的内容池里真实虚假、主观客观、偏激保守、低俗高雅鱼龙混杂、无所不包,而理性人假设也永远只是假设,现实社会中人理性程度不一,媒介素养更是参差不齐,“谁是蜜糖,谁是砒霜”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清晰认知。

如果一个人无法辨识自身所处的信息环境,判断所接受信息的价值,其接触的信息越多,危害可能越大。而媒体如果一昧信任算法技术,撤掉“把关人”,其价值纠偏、价值引导的功能便无从实现。

“人类最后的特点和优势,其实就是价值观”。作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新闻传播活动,如果脱离价值的轨道“任性开车”,其对人、对社会的损害将是不可想像的。所以,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迭代升级,媒体都不能放弃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不能放弃媒体人的理性和专业性,以牺牲媒体自身的新闻判断和价值观去迎合用户、妥协技术,是一种价值上的迷失。

形式沉迷与创新疲劳

“一张图看懂”已用到滥俗,H5制作已明显OUT,VR新闻、新闻游戏、“动新闻”在体验的新鲜感过后,其吸睛热度也开始下降。在各类重大传播事件中,一方面是传媒人在绞尽脑汁的进行创意比拼和花式炫技,一方面是受众在“喜新厌旧”心理作用的各种点赞和吐槽。

融媒体产品创新看似眼花缭乱,实则“虚假繁荣”。一是真正基于新闻信息挖掘、新闻事件呈现的创新产品并不多,很多新媒体产品其题材的新闻性并不强,特别是数据新闻方面,基于历史内容、资料性内容挖掘生成的较多。还有的将宣传产品与新闻产品混为一谈,如火爆一时的“军装照”H5、“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地图等,其本质上都只能算是国防宣传教育的体验产品,不具备新闻属性。二是同质化严重,融媒体产品创新大都在多媒体形式呈现方面发力,忽视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媒体特色,差异化不明显,致使融媒体产品集中在短视频、图片可视化、动漫特效等方面。三是融媒体产品的创意抄袭和跟风热潮将一些产品的创意价值迅速消解,一些富有创意价值的产品一投放,相似的制作便会批量呈现,形式疲劳带来审美疲劳,还有一些生硬的照搬和套用更是让人感到一种变味的恶趣。

融媒体产品创新应是基于文本新闻的再创作,是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创意策划,它通过内容、创意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将新闻价值充分挖掘放大,将用户体验感再一步增强,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现在融媒体产品创新的常见病症是:一需求错位。产品创新的出发点应是基于用户体验需求,而事实上在一些媒体内部的有些创新却是任务式的、甚至是指令性的,这类创新很多情形下是被动的为创新而创新。如在微信公号上,有些硬新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却偏有人要穿靴戴帽地进行“新媒体包装”,大量运用网语、穿插表情,无限堆砌,反而将真正的干货淹没于其中;二是融合不够。内容生产、创意策划和技术实现是融媒体产品创新的三个重要环节,但现实中一些媒体并没将这些环节融汇贯通,从内容到文案到策划到技术,不是一个一体协作的进程,以致有些产品做出来,总让人感觉有火候不到的“夹生感”;三是形式沉迷。误以为融媒体产品就是要形式酷炫,忽视对内容的挖掘、整合和提炼。当方向走偏,又用力过猛,这样做出的产品往往是形式上可炫晕人,技术上可吓倒人,却偏偏在内容上打动不了人。

融媒体产品本质是媒体产品,新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如果产品创新脱离了新闻信息、新闻传播这个本体,则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同样如果新闻内容本质低端或低劣,即使穿上最花哨的创新外衣,拥有最炫的用户体验,其实质是“附之无骨”,也必然会“行之不远”。

图景焦虑与意义陷阱

20多年前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10年前凯文·凯利的《失控》,分别在不同时期畅想并勾画过人类社会的传播图景,而这些带有科幻预言色彩的图景正逐步变幻成为今天的现实。

未来人类的传播活动还会涌现哪些新事物,未来信息传播会进化成怎样一种模式?已有众多科学家、未来学家就此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高智能场景。作为从事内容生产的传媒人,特别是对传统媒体抱有浓烈乡愁情结的人,对这些光怪陆离的技术场景在感到震憾的同时普遍会感到失落和焦虑。当智能技术抵达一切,当传播边界彻底消除,传媒人的工作还有多大意义,传媒人在未来还有多大的存在价值?

当前,“降维打击”这个颇具科幻色彩的术语就在互联网领域流行,对于传媒人而言这更像是一个魔咒,媒体信息传播形态仿佛一直处在动态的变革中,传媒人拼命追赶,刚刚踉踉跄跄抵达一个维度,花尽精力构建好貌似完备的格局,而瞬间又被更高维度的技术摧毁,这种永远追赶不上的无奈将传媒人推入了近似虚无的意义陷阱。

“25秒,机器人完成地震报道”,最近这条消息无疑在媒体人中掀起了一场新的“地震”。“25秒”不仅从速度上实现了对媒体人的真正“秒杀”,似乎也宣告了机器人入侵传媒人职业领地时代的开启。无数传媒人开始担忧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机器人扫地出门。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也将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地介入人类的生活,人类在速度、容量方面也永远无法与机器这个“最强大脑”对抗,这是必然。而将机器人引入新闻写作领域,让它在一些数据型、模块型的新闻报道中发挥作用,其积极意义也不容置疑。

但需要清醒的是无论机器新闻写作如何发展,人始终都是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新闻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采访,这项需要观察、调查、访问、记录的社会交流活动,机器最智能也无法实现。新闻生产的过程除了要描述事实,有时还需要作出价值判断、进行情感表达,而价值、情感,这些都是机器的死穴。所以在未来,机器人或许可写出超精准、超速率、超容量的新闻,但却无法进行“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生产。

机器新闻写作本质上是基于数据挖掘、应用模块生成的一项程序化作业。在机器新闻写作面前真正恐慌的,应是那批忽视深入采访,依赖网络搜索,进行内容拼贴的“键盘记者”。机器人取代他们将是必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器新闻写作驱逐和淘汰的将是从事低端新闻生产和供给的职业群体。而对那些富有职业精神、专业态度和新闻匠心的新闻工作者,机器人不足以对其构成挑战。

事实上,人类传播图景的演变进化史,其实也是淘汰低效率、低品质的落后产能的一个过程,虽然在短暂的时段里看来,技术具有巨大的颠覆和破坏效应,但其最终还是助推了人类传播活动的改造和升级。真正的传媒人,不必恐惧于技术,纠结于意义,而应是坚守初心,专业专注,与技术共舞,与机器协作,拥抱并创造人类新闻传播的崭新图景。              (吴  金)


【参考文献 】

1.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J].读书.2017(06).

2.高钢.传播边界的消失——互联网开启文明再造时代[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3.宋英.从受众和媒体双视阈下解构新媒体崇拜[D].西南政法大学.2013.

4.郑子艺.新闻推荐算法的局限与优化[J].声屏世界.2017(05).

5.喻国明;刘瑞一;武丛伟.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J].新闻知识.2017(02).